比如吕后两年(前186年)减到八铢,文帝五年(前175年)减到不到一铢,称为“荚钱”,元寿五年(前118年),废“半两”,改五铢,铸“五铢”,这种五铢硬币自东汉开始使用,后被历代沿用,直至唐武德四年(621年)废止,这是辽代(公元947年)的“大同元宝”铸币,最早的铜币是在秦始皇时期。
这是辽代(公元947年)的“大同元宝”铸币。根据最近的发现,大同元宝和鲍彤是在大同年铸造的。近年来,随着东北辽金币的出林,大同币陆续被发现。从此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其存世量很少,是辽钱中八品中的珍泉。
2、铜钱最早是什么朝代出现的最早的铜币是在秦始皇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统一了货币,废除刀、布、贝壳等钱币,以“半两”为货币。也就是说,用后来的秦国的圆方孔铜钱,铸出“半两”的铭文,重十二铢(一两为二十四铢),故称“半两”铜钱与其铭文一样重,此后,这种由圆孔演变为环钱的“半两”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汉代铸造的方孔币仍称“半两”,但重量在减少,比如吕后两年(前186年)减到八铢,文帝五年(前175年)减到不到一铢,称为“荚钱”。建元元年(前140年),武帝又铸了三铢,元寿五年(前118年),废“半两”,改五铢,铸“五铢”。这种五铢硬币自东汉开始使用,后被历代沿用,直至唐武德四年(621年)废止,使用时间长,币值相对稳定,成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钱币。
文章TAG:铜币 废至 五铢 五钱 汉代 五钱铜币是什么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