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竖孔木棺墓的基本结构与先秦木棺墓相同,即从地面垂直向下挖掘一个长方形的土棺,作为放置棺椁的墓室,北宋的八个陵墓都位于珙县,秦公一号墓是中国迄今为止发掘的最大的墓葬,墓中有186位烈士,其中166位烈士在三楼的环室,20位人祭埋在填充,元代南宋灭亡后被毁,现在地面已无踪迹,墓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

壁龛在宋墓中代表什么1、宋代古墓有什么特点

宋代竖孔木棺墓的基本结构与先秦木棺墓相同,即从地面垂直向下挖掘一个长方形的土棺,作为放置棺椁的墓室。室的结构一般为长方形箱体,板材的组合方式主要是凹槽榫卯。棺材可以分成不同大小的空间,用来放置棺材和陪葬品。棺材的形状还是以长方形的盒子为主。棺材板的组合是榫卯或棺钉。除了墓室,还有各种类型的填充物,多为白色膏体和木炭,用于防潮,少数墓葬底部有排水设施。但为了发掘墓葬的方便,墓坑一般都是斗形的。此外,在受楚文化影响的地区,墓道是最常见的墓葬设置之一。

壁龛在宋墓中代表什么2、宋元时期的墓葬特点

宋元明时期陵寝的布局及其变化宋代陵寝的布局基本沿袭唐朝的制度,但陵园规模较小。北宋的八个陵墓都位于珙县。皇帝的陵室上建有方形陵丘,陵丘周围建有平整的方形夯土墙。每边中间各开一扇圣门,四角各筑一座。南圣门外立着石像、石柱、胸台、喜鹊台,陵丘前南圣门内建有神龛,名曰“上供”。侯伶在陵墓的北面,布局相同,但面积是它的两倍。北宋陵寝(即唐代寝宫)还有一个“下宫”,与唐代陵寝前西北、陵寝后西南的下宫不同。南宋六陵的宫殿(即安绪的临时葬地)都在绍兴。元代南宋灭亡后被毁,现在地面已无踪迹。从文献记载来看,也有“上宫”和“下宫”之分。辽陵多依山而建,陵前有赏殿(祭殿),内有陵城和守陵户(见辽庆陵园)。金陵为明朝所灭,布局不明。

3、我国最大的古墓

秦公一号墓是中国迄今为止发掘的最大的墓葬。秦公一号墓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南中村,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的先秦时期的墓葬。墓中有186位烈士,其中166位烈士在三楼的环室,20位人祭埋在填充,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烈士最多的墓葬;棺室内的柏树“黄肠谜”棺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周秦时期最高级别的随葬器具。墓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特别是墓中出土的石磬,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刻有文字的石磬。最珍贵的是石磬上的文字,有180多个字,和“石鼓文”差不多,根据上面的文字,可以推断墓的主人是秦景公。


文章TAG:壁龛在宋墓中代表什么  宋墓  壁龛  代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