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窑、耀州窑、钧窑作为中国正宗的传统瓷器文化,历史悠久,流传至今,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庐山花瓷风格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风格,钧窑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1973年,河南省博物馆对蔚县军台、八卦洞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证明此窑为北宋惠宗时期最盛之窑,是专门烧制宫廷用瓷的窑。
宋代文献中没有记载钧窑。清朝雍正年间编纂的《河南志》说:“禹州瓷器出山,山在州西六十里。”根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众多考古学家的不断努力,最终明确钧窑位于河南省蔚县,瓷窑遗址遍布全县。已经发现了100多个古窑址。1974 ~ 1975年的发掘也证实了蔚县八卦洞古窑址是宋代烧制宫廷器皿的瓷窑。
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庐山花瓷风格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风格。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顶峰,其技术得到了充分发挥。无论是色彩的表现,还是各种肌理,都没有人能模仿出让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宋代接受学的影响体现在瓷器的规则性和对称性上,无论是造型还是质地都遵循这一原则,尤其是北宋时期,官制钧瓷,严格遵守无家具、无大型祭祀器皿。规整对称,典雅大气,宫廷气势,一丝不苟。其势重而简,明而深。建窑、耀州窑、钧窑作为中国正宗的传统瓷器文化,历史悠久,流传至今。
钧窑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县城的君太、八卦洞等窑址产品质量最高,故统称为“钧窑”。1951年,故宫博物院的陈万里先生在这里发现了一批窑址。1962年,该研究所在这里进行了一次考古调查。1973年,河南省博物馆对蔚县军台、八卦洞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证明此窑为北宋惠宗时期最盛之窑,是专门烧制宫廷用瓷的窑。
4、金火钧窑壶是那个年代钧窑,河南省禹州市神东镇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钧瓷闻名于世,世代相传,备受推崇。民间一直有“不如一件钧瓷”的说法,属于北方青瓷体系。创建于唐代,兴盛于北宋末年,其黄金时代约为北宋末年的宋徽宗时期左右,后为历代所抄,因其釉色艳丽,光彩无比而独树一帜。
文章TAG:名窑 钧窑 窑址 完好 宋代 均窑什么时期